皇上聽罷衛青此言,已是心中大悅,好不容易忍住自己想要放聲大笑的沖動,對衛青道:“那你和莊助去吧!”這莊助乃是會稽人,又是太后面前唯一一個主張發兵救東甌之人,太后說斡旋,皇上當即點了莊助,其實也有些抗議的意思在內。
果然衛青隨了莊助往會稽郡,郡守無符不敢發兵,正與莊助在那里虛與委蛇,孰料衛青抬手已殺了軍中司馬,面上卻只笑道:“大人借得這點兵太少了。”郡守一時膽寒,只得說他那郡中駐軍太中大夫隨意調遣。
爾后,衛青節度會稽兵馬平定閩越之師不過幾日。而此后斡旋之結果,竟是東甌王率部內遷歸順了漢朝,將故地并入了漢疆。因而莊助此番回京,所受之禮遇也算大漢朝幾十年難得一見的,真真是不可一世的風光。
皇上原本以為衛青會對此有所不滿,畢竟此番終歸是二人共同的功勞。沒想到衛青竟然絲毫不以為意,反教皇上自己有些不好意思。
“按說仲卿你此番不算首功,也得是大功一件。奈何還得瞞過東宮發兵之事,朕也沒法封賞你。叫莊助出盡了風頭。”
衛青卻道:“此乃衛青人臣本分,本就該替皇上分憂,哪敢妄求封賞。再者此番東甌內遷之事確實是莊助大人首功,衛青不過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罷了。”見衛青說得誠懇,皇上心中暗暗嘉許,同為少年居然不貪功諉過,委實是將才的風度,只可惜生不逢高祖平天下之時,不然也早做上將軍了。
但在郎官之中衛青調兵的事情卻傳開了。少年們一個個都是渴求建功立業的年紀,自然有為他不平的,也有暗想自己有朝一日也拿捏個機會在皇上面前表現。直到皇上張榜招賢,求愿出使西域之人那一天,郎官張騫總算找到了自己的機會。
不過在衛青這里有件比建功立業還要大的事情。那日他剛剛從東甌回來,踏進家門還沒等與弟兄們說話,母親卻把他叫在一旁說是有事相商。衛青也不敢怠慢,規規矩矩地坐下,心里暗想是不是與公主之事母親已然知曉。
“本來你走之前就要同你說,誰知道皇上抓了你的差,便擱下了。如今你也回來了,我便把這件事定下了再說。”母親卻顯得相當平靜,衛青一時也不清楚,是不是算東窗事發,只能低頭聽著母親教誨。又聽衛媼說道:“金家大叔做媒,與你說了一門親事,女孩子是平常人家的女兒。”
衛媼話音剛落,衛青卻一臉驚異地抬起頭盯著母親,略有些顫抖地說了這句:“兒子還小,不曾想過成親的事。”
“也不小了,過了年就二十歲了,該想了。”
“母親,兒子覺得……”衛青剛待要說什么,卻被衛媼打斷:“有些人不該想,一輩子都不能想,你高攀不起!”這一句話說得衛青甚是驚心,看樣子母親是全然知道了。
“只是……只是……只是兒子心里——”
“心里不論怎么想的,都得忘了。”衛媼說得斬釘截鐵,由不得衛青分辨。他亦知不該,卻不知為何難掩心痛。



